明确发展目标
根据《意见》规划,每年我省将新增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3个、示范点20个。到2020年,打造知名度较高的休闲农业旅游精品路线20条,特色节庆活动20个。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达到2亿人次,综合营业收入900亿元以上,促进广大农民就业增收,带动30万贫困人口脱贫;布局更加优化、类型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城市居民旅游度假新去处,传承农耕文明的新载体。
提出六大任务
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局面休闲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实施产业脱贫为着力点,《意见》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六项任务。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依据地域特点、资源特色,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引导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加强产品开发,丰富产业类型。开发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旅游产品,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支持休闲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从点状发展到面上打造,形成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特色小镇。三是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聚集村、农业园、合作社等,着力改善景观道路、供水供气、宽带、停车场等设施,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四是加强产业扶贫,推动创业就业。对资源禀赋有优势的贫困地区,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等,重点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休闲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行动;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休闲农业合作社、兴办农家乐等经营活动;支持巾帼创办领办休闲农业实体,培育休闲农业致富带头人。五是加强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盒延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支持发展妇女手工艺特色产业项目;挖掘农村文化、生态、民俗民族特色等资源,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旅游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品位。六是加强示范引导,培育知名品牌。着力打造一批有内涵、有市场、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形成品牌体系,使农民“学有目标”、企业“创有对照”、市民“游有品牌”。
强化政策扶持
《意见》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在符合相关规划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兴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休闲旅游接待服务企业。
鼓励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金融机构要创新担保机制和信贷模式,扩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投资休闲农业。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索开展各类大型装备设施、设施大棚、特色酒店、休闲农庄等抵质押融资业务。